GANSU CHAMBER
OF COMMERCE IN TIANJIN
天津市甘肃商会
欢迎来到天津市甘肃商会!
联系电话:022-27963015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新闻详情

【脱贫攻坚】崇信:"精神扶贫"助推"精准脱贫"

630
发表时间:2019-02-19 09:42

“现在倡导婚嫁‘零彩礼’,大家相互不攀比,乡风就会慢慢好起来了。”“脱贫致富,要靠大家的辛勤劳动来实现,幸福不会从天而降,好日子是干出来的。”

近日,崇信县新窑镇西刘村党支部专门利用农民讲习所开办了一场“政策大讲堂”,重点为群众讲解抵制高价彩礼、扶贫政策。

贫困户赵效文在讲习所大会上发言时说,“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,如果我不想办法,不想找路子,家里生病的老人谁照看,有村上干部和乡亲们的帮助,我今年一定能脱贫。”

“农民讲习所讲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。”西刘村支书赵建荣说,我们村举办了三期讲习,从科学种养殖技术到家畜疫病防治,再到扶贫政策讲解,都是针对村情和农民实际问题开展的,还邀请农技专家、技术能手、产业能人,现场向群众讲解农业农村实用技术,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、走向富裕,效果很好。

为进一步把精神扶贫落到实处,助力全县决胜脱贫攻坚、全面小康。崇信县先后挂牌成立了24个“新时代农民讲习所”,采取“党员群众点单、讲习员配菜”的方式,通过开设“网络课堂”“家庭课堂”“现场课堂”“夜间课堂”和“培训课堂”,开展“菜单式”服务。组织乡村干部、驻村“第一书记”、驻村帮扶工作队、“三个带头人”、乡土人才等,聚焦脱贫攻坚核心任务,紧贴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发展需要,宣讲“贫困村、贫困户退出后,在攻坚期内原有政策不变、扶持力度不减”的扶贫政策,使贫困户消除顾虑,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。

这仅仅是崇信县开展精神扶贫的一个“缩影”。

“多亏了驻村干部把党的好政策送到家门口,不然我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日子。”赵成效戴着大红花高兴的说,2012年年底,自己在政府的帮助下筹资建起了牛棚,目前牛存栏22头,年均收入在7万元左右,自己依靠牛产业在2016年摘掉了“穷帽”脱了贫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今年以来,崇信县把“精神扶贫”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政策、决策部署,引导鼓励贫困群众自尊、自信、自强、自立,激发自主脱贫和自我发展内生动力。

据了解,崇信县坚持扶贫与扶智、扶志相结合,开展了思想引领、舆论引导、价值引领、文明创建、文艺润心、文化惠民、科普培训、人文关怀“八大行动”。组织十九大精神宣讲文艺小分队深入各乡镇开展巡回宣讲81场(次),会同县委农办、农牧、住建等部门举办精准扶贫政策知识讲解60场(次),印发《崇信移风易俗汇编》1680本。印发农业科技、农业管理、科普知识类读物资料12300多份。积极争取项目补助经费3万元,建成张明洼、于家湾、马沟村3个精神文明建设“八个一”工程示范点。


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“微信公众号”

友情链接:甘肃人在北京     上海市甘肃商会     天水青年网     陕西甘肃商会     重庆市甘肃商会     大连市甘肃商会     巴州甘肃商会     广东甘肃商会
天津市甘肃商会
联系电话:022--27963015
© 2018 天津甘肃商会  技术支持:津尚互联
website qrcode

查看手机版网站

地址: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11号甘肃商会大厦